其他
科研 | Nat. Commun.:Tau通过整合素受体激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
编译:微科盟篱落,编辑:微科盟Tracy、江舜尧。
微科盟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蛋白质的聚集,如细胞外淀粉样斑块和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结(NFT),是阿尔茨海默病(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特征。NFTs主要是由过度磷酸化的Tau形成的。Tau的主要功能是稳定微管,但其固有的错误折叠倾向促使它形成有害的丝状聚集体。Tau蛋白病变的一个特征是,含有Tau的聚集体呈朊病毒样繁殖,这似乎与疾病进展过程中的认知衰退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无论是Tau单体还是Tau聚集体,都可以从神经元中释放出来且该过程不依赖于细胞死亡,而且这一过程会被神经元的活动所增强。鉴于Tau错误折叠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研究了细胞外Tau聚集体引发的损伤是否可以直接将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为神经毒性状态。我们使用一种基于邻近依赖性的连接反应来确定αV/β1整合素复合体是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中Tau单体和纤维的受体。Tau纤维与整合素的连接不仅启动其内化,而且激活整合素信号,进而诱导炎症,将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为A1样的神经毒性状态。这些发现建立了错误折叠相关的蛋白毒性应激和星形胶质细胞激活之间的直接联系。
论文ID
原名:Filamentous recombinant human Tau activates primary astrocytes via an integrin receptor complex译名:人源重组Tau纤维通过整合素受体复合物激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
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2.121发表时间:2021.01通讯作者:叶一泓
通讯作者单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实验设计
实验结果
1. 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对Tau预成纤维的摄取不依赖热休克蛋白
Tau单体也可以进入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但与TauPFFs相比效率较低。我们推测Tau纤维和单体与一个共同的受体结合,但具有不同的亲和力,因此,我们采用了一种基于邻近标记的蛋白质组图策略,使用纯化的APEX2标记的Tau单体作为诱饵(图1A)。APEX2是一种工程过氧化物酶,在生物素-苯氧基自由基存在下,可以与生物素分子共价标记近端赖氨酸侧链。由于相对较大的APEX2融合可能会影响Tau与质膜的相互作用,我们首先用Sh-SY5Y细胞来表征Tau融合蛋白的膜相互作用(图1B)。当APEX2与Tau的C-端融合时,Tau-APEX2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与细胞表面有效结合,而在N-端加入APEX2则消除了这种结合,因此,Tau与质膜的结合是由N-端附近的序列介导的,该序列可以被近端的APEX2融合所掩盖。为了鉴定Tau受体,我们将Tau-APEX2或APEX2作为对照,与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在4℃孵育30min使其发生膜结合,这种短暂的孵育不影响膜的通透性或诱导细胞死亡,然后我们进行了生物素标记,并通过链霉亲和素亲和纯化法,富集标记的质膜蛋白。我们使用生物素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到一个主要的生物素化产物,分子量为120kDa(图1C),而正如预期的那样,只有APEX2不能生物素化这个120kDa的蛋白(图1C)。切割条带的质谱分析确定了几种富集在Tau-APEX2处理细胞中的膜蛋白,而排名靠前的候选分子都是细胞粘附分子,如整合素和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鉴于整合素基因的遗传变异被认为是神经炎症/神经退行性变的潜在危险因素,而且ITGα6/β1被证明有助于吞噬介导的β淀粉样蛋白的消除,因此我们将整合素确定为潜在的Tau受体。由于αV/β1整合素(ITGαV/β1)修饰了最显著的蛋白质(基于肽数),因此我们将研究重点放在ITGαV/β1上。为了验证Tau-APEX2与ITGαV/β1的相互作用,我们用过表达Flag标记的αV或GFP标记的β1的HEK293T细胞重复了Tau-APEX2介导的生物素化。在细胞表面生物素化和链霉亲和素pulldown之后,这些蛋白可以通过识别其相应标记的抗体,被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到(图1D)。我们在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中进行的类似实验进一步证实,内源性ITGαV/β1可以被TauAPEX2生物素化,但不能被APEX2生物素化(图1E)。重要的是,在Tau-APEX2与细胞表面结合后,用Tau特异性抗体从细胞提取液中免疫沉淀Tau-APEX2还可共沉淀内源性ITGαV/β1(图1F);同样,当Tau-APEX2与纯化的ITGαV/β1胞外区孵育时,Tau的免疫沉淀也共沉淀了ITGαV/β1。因此,Tau-APEX2对ITGαV/β1的生物素化是这些蛋白之间直接相互作用的结果。
A.基于邻近蛋白质组学作图策略的概略。Tau-APEX2(200nM)结合到细胞表面。细胞与生物素-苯酚(BP)在H2O2存在下共孵育4min,使其发生生物素化。然后用链霉亲和素树脂亲和层析纯化生物素化蛋白。B.纯化Tau蛋白的考马斯亮蓝染色。C.与APEX2或Tau-APEX2孵育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生物素标记蛋白的考马斯蓝染色(左)和免疫印迹(IB)(右)。箭头表示在Tau-APEX2处理的细胞中测到的120kDa蛋白质。D,E.Tau-APEX2介导的ITGαV/β1生物素化的验证;D.将TauAPEX2与空载体(EV)或ITGαV-FLAG转染的HEK293T细胞共同孵育。全细胞提取物(WCE)被直接用于免疫印迹分析,或在免疫印迹前先进行生物素沉淀(Bio-PD)分析。E.用APEX2或Tau-APEX2处理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的全细胞提取物(WCE)直接用免疫印迹分析或在免疫印迹前先用生物素沉淀分析。F.将Tau-APEX2与ITGαVβ1免疫共沉淀。以Tau-APEX2(200nM)或磷酸盐缓冲液在冰上处理星形胶质细胞30min为对照。细胞在含有NP40的裂解缓冲液中裂解。细胞裂解产物与对照IgG或Tau特异性抗体(Tau46)进行免疫沉淀。对细胞裂解产物和沉淀蛋白进行免疫印迹分析。 3. ITGαV/β1介导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的TauPFF摄取
接下来,我们通过免疫共沉淀检测了TauPFF是否也与内源性ITGαV/β1相互作用。为此,我们将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在有或没有TauPFF环境低温孵育,并用含有NP40的缓冲液裂解细胞。我们使用Tau抗体的免疫沉淀技术使TauPFF与一部分内源性ITGαV/β1共沉淀(图2A,泳道9),但不使用TauPFF或使用对照抗体时(第7、8道),ITGαV/β1就不沉淀,所以我们认为,ITGαV/β1也可与TauPFF相互作用,因此可能是单体和丝状Tau的受体。接下来,我们检测了ITGαV/β1是否介导TauPFF进入细胞。我们构建了表达ShRNA的慢病毒,这些RNA能特异性敲低ITGαV或ITGβ1(图2B,C)。我们发现,分别或共同敲低ITGαV和ITGβ1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没有影响,但显著减少了TauPFF的内化(图2D-f)。此外,敲除Talin1,一个对整合素信号和整合素介导的内吞至关重要的基因,也导致了TauPFF摄取的显著减少(图2E-G)。三种不同的整合素途径成分的敲除都降低了TauPFF的摄取,因此可以排除脱靶效应的可能。FAK是Talin1下游的一种必要的整合素调节激酶,当我们用粘着斑激酶(FAK)的抑制剂(PF-562271)处理细胞时,发现它没有影响TauPFF内吞作用(图2H,I),也没有影响细胞存活。这些结果表明,与ITGαV/β1的结合导致了TauPFF进入细胞,这需要Talin1,而不是下游的整合素信号。
A.免疫共沉淀TauPFF和ITGαV/β1。以TauPFF或PBS处理星形胶质细胞作为对照。细胞裂解产物与对照IgG或Tau特异性抗体(Tau-46)进行免疫沉淀,对裂解产物和沉淀蛋白进行免疫印迹分析。B,C.慢病毒感染72h后,定量检测ITGαV(B)、β1(C)基因的表达。D-G.星形胶质细胞对TauPFF的摄取依赖于ITGαV/β1和Talin1;F.用Alexa594(红色)标记的Tau-PFF(200nM),用Hoechst染色标记细胞核(蓝色);D,E.定量测定相对TauPFF荧光强度/细胞。G.Talin1mRNA的表达是在Talin1被敲除之后测定的,其它同B。H.DMSO或PF-562271处理的星形胶质细胞(10µM)与标记的Tau-PFF(200nM)孵育2小时后的代表性图像。I.在H图中TauPFF摄取水平的定量。 4. 单体Tau和TauPFFs激活整合素信号过程的差异
纤维连接蛋白等配体与整合素的连接激活了整合素信号,改变了许多下游基因的表达。为了检测Tau是否也激活了整合素信号,我们用单体Tau和TauPFF处理原代星形胶质细胞6h,同时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对照。一系列整合素靶基因(Mmp9,Icam1和Mmp13等)的qRT-PCR分析结果表明,与PBS处理的细胞相比,Tau单体和PFFs激活的整合素靶基因的表达有差异,其中TauPFFs的效力是单体Tau的约2-3倍(图3A)。正如预期的那样,如果星形胶质细胞先通过慢病毒敲除ITGαV和ITGβ1,PFF诱导的整合素激活将被减弱(图3B)。由于用常规方法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也含有一些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我们使用immuno-panning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来进一步验证TauPFF诱导的整合素信号(图3C)。我们用抗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GFAP的抗体进行免疫染色显示,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不含其他类型的细胞。免疫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与常规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一样,也能内化Tau-PFF(图3C),这些细胞在被TauPFF刺激后也激活了整合素靶基因(图3D),当Talin1耗尽时,整合素靶基因就会发生可恢复性的降低(图3D)。综上,这些数据表明,与典型的整合素配体一样,Tau和TauPFF与ITGαV/β1的相互作用也激活了整合素信号转导。
A,B.TauPFF以ITGαV/β1依赖的方式激活整合素信号。qRT-PCR分析了一系列整合素靶基因在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首先用对照或ITGαV/β1shRNA感染细胞72h,然后用PBS、单体Tau或TauPFF(200nM)处理6h。显示经PBS处理样品归一化处理后的FC值。A.Tau单体与PFF的比较。B.TauPFF对空白对照和ITGαV/β1敲除细胞的作用比较。C.使用抗ITGβ5抗体纯化星形胶质细胞的immuno-panning示意图概述。将皮质细胞悬液依次孵育二次抗体包被和抗CD45包被的平板,去除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然后将其接种在星形胶质细胞的阳性选择平皿中(抗ITGβ5包被)。下图显示了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经TauPFF Alexa594(200 NM)(品红色)处理1h,然后用抗GFAP抗体(绿色)和Hoechst(蓝色)染色的代表性免疫荧光图像。D.Talin1是TauPFF诱导的整合素信号转导所必需的。免疫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首先感染Talin1shRNA的慢病毒或对照,然后再用TauPFF处理,其它同B。 5. TauPFF通过ITGαV/β1诱导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星形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主要免疫活性细胞,可以感知危险信号,并通过分泌促炎或抗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来诱导免疫反应。我们以PBS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组,用qRT-PCR方法分析了Tau或TauPFF作用下星形胶质细胞中一系列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基因的mRNA表达。有趣的是,PFF处理引起了几种致炎细胞因子(IL1α、IL1β、IL6和TNFα)和趋化因子(CCL2、CCL3、CCL4和CxCl10)的强烈反应,而Clc12和几种抗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没有受到影响(图4A,B)。单体Tau也激活了致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但水平一直较低(图4A,B),这表明Tau激活整合素可能与炎症诱导有关。在ITGαV/β1基因敲除的星形胶质细胞中,TauPFF对促炎基因的诱导在很大程度上被消除了(图4C),因此,ITGαV/β1对于TauPFF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的促炎反应是必需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通常与一氧化氮合酶(NOS2)的表达增加有关,在炎症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NOS2)的表达上调一氧化氮(NO)的产生。的确,qRT-PCR检测到TauPFF处理后星形胶质细胞中NOS2的表达显著增加。与整合素靶基因一样,单体Tau也能诱导NOS2的表达,尽管幅度较小(图4D),而ITGαV/β1的缺失显著降低了TauPFF诱导的NOS2表达(图4E)。
A-C.TauPFF以ITGαV/β1依赖的方式诱导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基因表达的qRT-PCR分析。首先用对照shRNA(A,B),或对照和ITGαV/β1shRNA(C)去感染细胞72h。然后与PBS、单体Tau或TauPFF(200nM)孵育6h,显示与PBS处理细胞归一化后的FC值。D,E.TauPFF以ITGαV/β1依赖的方式诱导NOS2的表达。D.对NOS2mRNA进行了分析,其它同A。E.对NOS2mRNA进行分析,其它同C。F-H.免疫纯化星形胶质细胞中促炎相关细胞因子(F,G)和趋化因子(H)表达的qRT-PCR分析。用对照或Talin1(TLN1)特异性shRNA感染细胞,然后用PBS或TauPFF(200 nM)处理细胞6h。FC值用PBS处理的样本归一化处理。I.分析NOS2mRNA,其它同F。J,K.免疫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经DMSO或PF-562271(1μM)处理1h后,再与PBS或Tau-PFF(200nM)共孵育6h,定量RT-PCR法检测促炎症细胞因子(J)或趋化因子(K)的表达。 6. TauPFF依赖Talin1和FAK诱导炎症反应
为了进一步阐明TauPFF诱导的整合素信号与星形胶质细胞炎症之间的功能联系,我们使用免疫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来检测Talin1和FAK在PFF诱导的炎症中的需求。正如预期的那样,TauPFF诱导了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如IL1α、IL1β、IL6、TNFα、CCL2、CCL3、CCL4和CxCl10以及IL1下游基因NOS2的表达,但值得注意的是,TauPFF对IL1α、IL1β和NOS2的诱导作用明显高于常规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图4F-I),这可能是由于其在纯化过程中使用了整合素抗体(图3C),这可能会富集高整合素表达的星形胶质细胞群体。正如预期的那样,慢病毒介导的Talin1基因敲除减少了TauPFF诱导的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NOS2的表达(图4F-I)。为了测试粘着斑激酶在TauPFF诱导的炎症中的作用,我们用PF-562271预处理免疫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它呈剂量依赖性地减弱TauPFF诱导的促炎基因的表达(图4J,K),因此,TauPFF诱导的炎症需要Talin1和FAK。 7. TauPFF通过整合素信号途径激活NFκB
因为NFκB是炎症的中心调节因子,而且整合素的激活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因此我们使用qRT-PCR检测了NFκB在PFF处理和Tau单独处理的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同时作为对比,我们还测试了STAT3,另一种炎症调节转录因子,结果发现被TauPFF激活的是NFκB而不是STAT3,较小程度上也同样能被单体Tau激活(图5A);此外,PFF诱导的NFκB表达可通过下调ITGαV/β1或Talin1,或被FAK抑制剂PF562271缓解(图5B-D)。我们使用NFκB特异性抗体的免疫染色检测到对照细胞中NFκBp65主要位于胞浆中,但用单体Tau或TauPFF处理后,核质NFκB比率增加(图5E-G),进一步证实了Tau对NFκB的激活。这些发现,加上观察到Tau诱导的炎症基因表达被NFκB抑制剂PDTC减弱(图5H,I),表明TauPFF通过整合素信号激活NFκB而诱导星形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
A.qRT-PCR分析了PBS、单体Tau或Taupff(200nM)作用于原代星形胶质细胞6h后NFκB和STAT3的表达。FC值用PBS处理的细胞归一化。B,C.用对照组、ITGαV/β1shRNA(B)或Talin1 shRNA(C)感染细胞72h,然后用PBS或TauPFF(200nM)孵育6h。其它同A。D.使用对照组或PF-562271处理星形胶质细胞,其它同B。E-G.TauPFF增加NFκB核转位。E.PBS、Tau单体、PFFS(200nM)作用4h或LPS(5μM)作用30min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典型共聚焦图像。细胞固定后用NF-κB抗体和Hoechst(蓝色)染色。F中的曲线图显示了e中所示的沿线荧光强度分布。蓝色表示核区域。G.随机选择的细胞中细胞核/胞浆NF-κB比值。H,I.TauPFF诱导的炎症反应可被NFκB抑制剂抑制。在Tau、PFF和PBS处理前,用PDTC(90μM)预处理细胞1h,并对相关基因进行分析,其它同D。 8. TauPFF通过ITGαV/β1将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为神经毒性状态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大脑微环境中的细胞外因素可以导致天然星形胶质细胞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这些状态与泛反应基因和某些A1或A2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有关。由于TauPFF激活整合素信号并诱导炎症反应,我们通过检测前表征的泛反应性、A1和A2特征基因的表达,测试了PFF处理的星形胶质细胞是类似于神经毒性A1状态还是类似于神经保护A2状态。结果qRT-PCR显示,Tau单体和PFFS都诱导了许多泛反应和A1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如GBP2、H2T23、GGTA、Ligp1、Psmb8等,而PFFS的诱导水平一般高于单体Tau(图6A),而除CD14、Tgm1和Ptx3外,大多数A2基因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因此可以认为,单体Tau和TauPFF可将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为类A1状态。ITGαV/β1或Talin1的敲除显著降低了TauPFF相关基因的诱导(图6B,C),PF562271和NFκB抑制剂PDTC50的处理后结果也一样(图6D,E),因此,TauPFF以整合素依赖的方式改变星形胶质细胞,将它们转换为类A1状态。
A.热图显示在Tau单体和PFF处理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200nM,6h)中泛反应基因和某些A1或A2特异性基因的表达,用PBS处理的细胞归一化。B.分别用表达对照或ITGαV/β1shRNA的慢病毒(72h)感染PBS或TauPFF处理的星形胶质细胞(200nM,6h),用qRT-PCR分析上述A1基因的表达。C.免疫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感染对照或Talin1(TLN1)shRNA表达慢病毒,其它同B。D.在PBS或TauPFF处理前,用DMSO或PF-562271(1μM,1h)代替慢病毒处理细胞,其它同C。E.TauPFF诱导的A1基因被NFκB抑制剂抑制。细胞在TauPFF和PBS处理前用PDTC(90μM)处理1h,其它同D。 9. 经TauPFF处理的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神经毒性因子
为了进一步测试TauPFF是否将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为神经毒性状态,我们用PBS、单体Tau或TauPFF处理星形胶质细胞6h,然后将这些细胞在不含Tau的培养基中培养48h。孵育后,许多经TauPFF处理的细胞显示出蝌蚪样的形态,这在单体Tau或PBS处理的样品中是看不到的。然后,我们使用这些细胞的条件培养液(CM)来处理小鼠皮层神经元,结果在CM中未检测到Tau;然而,72小时后我们通过荧光细胞活力分析(图7A)监测神经细胞死亡时,发现来自TauPFF处理细胞的CM明显比PBS处理或单体Tau处理的星形胶质细胞的CM毒性更大,而与经PFF处理的对照细胞的CM相比,来自经PFF处理的ITGαV/β1基因敲除的星形胶质细胞,其CM的神经毒性活性显著降低(图7B,C)。这些结果表明,TauPFF处理的星形胶质细胞以ITGαV/β1依赖的方式释放神经毒性因子。
A.细胞毒性试验方案。B,C.DIV10的原代皮层神经元用条件培养液(CM)处理72h后,用绿色荧光染料Calcein-AM标记活细胞,用红色荧光染料乙锭-高二聚体-1标记死亡细胞。B.代表性图像。C.对随机视野中由乙锭高二聚体-1标记的死亡细胞进行定量。D.Tau-PFF、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的互作模型。
讨论
科研 | Cancer Res:在核苷酸生物合成中靶向亚型特异性代谢偏好可抑制乳腺癌模型中的肿瘤生长
科研 | Front. Pharmacol.: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患者血清特征代谢产物的代谢组学研究(国人佳作)
如果需要原文pdf,请扫描文末二维码,加助理获取
微科盟视频号来啦
不来关注一波嘛
蛋白组科研学术群期待与您交流更多蛋白组学科研问题
(联系蛋白组学老师即可申请入群)。
了解更多蛋白组学知识,请关注下列二维码。